银行:揭秘“二手房”圈钱流程
“由于各银行竞争激烈,做房贷业务的时候,银行对假按揭贷款可以说基本上不设防。”昨日,某银行的冷锋约见记者,曝光银行界在二手房假按揭中充当的“害人者”和“被害者”的双重角色。冷锋说,他之所以化名“冷锋”自曝业界黑幕,就是想给头脑发热的银行吹吹“冷风”。
冷锋说,很多楼盘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某楼盘开盘没多久,从开发商手里就买不到房子了;可是过几天你再到中介那里去看,那个楼盘的房子又会冒出来很多转让的,而且每平方米的价格已涨了不少。这都是开发商玩的套取资金的“障眼法”。
冷锋说,开发商开发的房子长时间卖不出去,占用的大量资金会把开发商压垮。开发商为了解套,就得开发新的楼盘让堤内损失堤外补,而开发新的楼盘没有充足的资金,怎么办?最拿手的把戏莫过于玩弄“金蝉脱壳”——开发商可以找自己人将一套房子以“一买一卖”的方式套得银行“超房价”贷款,用间接融资的形式来套取银行资金实行自救。然后,“中介”通过抬高房价出售“二手房”,转嫁按揭,套取真实买房人和银行的资金……
冷锋说,开发商套取银行资金的操作方法是,开发商通过与中介公司、评估单位串谋,提高房子的评估价值来骗取银行贷款。比如,开发商用假按揭的形式让“自己人”用50万元“买进”一套房子,如果二次“出售”时标价90万元,而评估公司又确认了这个价值,那么“买方”就可以贷款70%,即从银行贷出63万元。开发商做了一次二手房“交易”,“左手”从银行套取了63万的流动资金可以从事新的开发,“右手”可能还有一套抵押房产随时出售,可谓左右通吃。这样“买卖”一批房子,就可能套取银行数额不菲的资金。新开发的房子销售得好,便可以回来救原来的楼盘,如果新楼盘也玩不转,就来个“蒸发”,把包袱甩给银行。今年1月29日,上海某房产老板跳楼自杀,死因涉及数十套商品房假按揭骗局和从银行获得上千万资金的骗局,便是一个例证。
冷锋说,一些银行总是认为,房地产是不动产,容易查封、保管和变卖,房地产抵押贷款可谓“万无一失”。但令人悲哀的是,钱一旦支付,以后的事就由不得银行作主了。
冷锋的话在房管部门得到了证实。前天,郑州市房管局有关领导对记者说,假按揭骗贷案这几年在郑州屡有发生,但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