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自上而下针对楼市的宏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购房者和开发商都在观望中调整着自己的计划,尤其是“限购”导致了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量的大幅下滑,因此,成都房价涨幅才有了明显的回落。
土地
主城区供应上升 成交微降
上半年,成都市主城区(包括高新区)共公开拍卖、挂牌住宅类及商业类国有建设用地33宗,最终成交29宗,流拍2宗,终止挂牌2宗,总出让面积2800亩,成交2365亩左右(含部分宗地内科研用地、绿地等);供应量同比上升13.6,环比上涨13.4,成交量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4.2。
郊区县供应国有建设用地55宗,共计4531亩,成交50宗,共计3973亩,流拍(或挂牌终止)5宗,成交率为90.9,其中住宅及商业用地分别成交2441亩、1531亩,其供应量和成交量同比分别下降64.7和67.1,环比上涨21和12.3。各郊县区土地市场冷热变化明显,供应量和成交量主要集中在新都区和双流县,两者总供应量和成交量分别为2473亩和1976亩,占2011年上半年总量的54.6和49.7。
成交量
主城区成交下挫 供大于求
受“国十条”影响,市场在今年上半年遭受重创,观望气氛甚浓,直至2010年8月,市场才开始慢慢回暖,成交一路上扬,活跃氛围一直持续到今年2月。“限购令”出台,成交再度大幅下挫,且持续低迷。其中,降幅最大的城北,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合计3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6.4。降幅最小的城南区域,商品房成交面积1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5,环比减少12.6,占市场份额的34。城东和城西成交量分别为82万平方米和97万平方米,成交量环比跌幅都在35左右。城中上半年成交面积25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5.7。
受多方影响,开发商资金链吃紧,急需回笼资金,故在限购下,仍积极有策略性地推盘,市场供应充足。截至6月底,成都主城区新增供应商品住宅40999套,合计3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9。上半年成交量在政策出台后大幅下挫,整体呈现疲软状态,且一直在低位运行。截至6月,成都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38187套,合计367.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6,环比大幅减少29.2。其中绝大部分由刚需支撑,投资大多转向商业市场。
房价
均价8650元/平方米涨势平缓
2010年,虽市场遇冷,但开发商“不差钱”,仍选择硬扛,市场成交均价振荡上扬。截至12月,累计涨幅达到12.7。进入2011年,成都房价一路走高,一度站上了9000元/平方米的高位。调控政策似乎对高端项目有所影响,刚需楼盘价格仍然坚挺。2011年上半年,成都商品住宅均价为865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4.2,环比上涨6.2。
城中成交均价11669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6;平稳上涨的东、南、西、北四个区域2011年上半年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分别为7872元/平方米、9546元/平方米、8316元/平方米和7609元/平方米,环比分别上涨6.9、4.2、8.7和8.9。其中以城北区域涨幅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城北区域上半年新推项目偏少,而在售项目中华侨城又主要以洋房和别墅为主,因而拉升了城北区域的房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