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记者踏进赵老家中。随手翻开赵老的一本《抒怀》小册,发现我们国家或者广元发生任何一件大事,都被他以诗歌的形式抒怀记载,字字可见一位老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殷殷情怀。
往事不堪回首,但最让赵老难忘的还是解放前那两年在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党活动的经历。
3岁就认定红军是恩人
1930年赵湘出生在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3岁时,我掉进巴河,是红军救了我的命。”赵湘说,1932年,他的老家来了红军,在通南巴一带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让穷人扬眉吐气。有一天,赵湘不幸掉进水塘,一个红军连长奋不顾身地将他救起。
随后的日子,赵湘的父亲经常在他跟前念叨,那些帮助穷人闹翻身的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北上抗日去了。从那时起,赵湘便对共产党有了初步印象,开始向往共产党,希望红军能打回来。
一片树林里宣誓入党
1946年,赵湘就读于化成奇章中学。学校名义上有校长,实际已被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负责人郝谦、王朴庵控制。他们秘密争取进步力量,组织学生运动。
当时,国民党巴中县党部觉察到有中共地下党在奇章中学活动,便派特务到学校秘密监视地下党与进步师生的活动。
“那个时候,我们学校的进步力量比较强,红色眼线已放到敌人眼皮底下,有特务要来,就有人提前通气。两位老师常将打上红色印记的书籍送到我家,让我保管。”1948年4月,赵湘被党组织批准入党。
他的入党是秘密进行的。赵湘清楚地记得入党宣誓的那个晚上,既紧张又兴奋的他赶到指定地点——一片树林里,郝谦、王朴庵两位领导早等候在那里,参加了他的宣誓仪式,王朴庵还做了他的领誓人。
巧妙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斗争
入党后,赵湘在王朴庵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活动。用学生的身份作掩护,争取到郭子康、赵揆符等几位进步人士的支持,按组织指示到附近的赵家湾、石家湾、观音桥开展活动。他利用伪保甲长之间的勾心斗角,争取开明人,打击反动顽固派。
当地伪保长赵一卿思想较为开明,而副保长赵阶平操纵保里的自卫队抓丁拉夫征粮派款,弄得鸡犬不宁。赵湘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利用两人之间的矛盾做赵一卿的工作,使得他也想控制自卫队,让20多人的自卫队不知该听从谁的指挥。赵湘便利用这一时机,秘密做自卫队员的工作,多数队员有所醒悟,暗中支持地下党的工作。
在兴文乡,赵湘利用副乡长吴鹏举与县特委会秘书何齐之间的矛盾,请来思想开明的吴鹏举力举思想进步的村民吴延巽当保长。这让何齐大为不满,动辄向吴延巽施压,使吴延巽更加仇视国民党,暗中默许地下党在他任职的保里秘密活动。
瓦解“反共生死同盟会”
“1949年,眼看解放大军就要入川,这时的巴中县反动势力仍想拉拢群众为他们所用。”赵湘说,当年10月,国民党在化成乡老君庙组织“反共生死同盟会”,那天杀了几头猪,办了100桌席,逼着村民到场,在菩萨面前喝血酒、宣读反共誓言,结成“生死同盟”。这次,赵湘等人对“反共生死同盟会”的暗中抵制被敌人察觉。过了几天,乡政府与保甲的一些负责人集会,准备抓捕赵湘等人并押解到巴山剿共司令部。
赵湘临危不惧,找到乡政府人员和保甲长,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解放军已进军四川,要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乱抓好人,最终只有死路一条。”这些人认为他说得有理,也拿不出认定赵湘等人为共产党的确凿证据,只好作罢。
解放后, 赵湘辗转达县地委、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工作,1973年支援三线工作时来到广元。 1996年离休后仍关心广元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
![]() |
![]() |